投资1500万元鲈鱼养殖成为“金疙瘩”!
4月15日,绵阳市安州区雎水镇枫香村村委会会议室。屋外淅沥的雨声,旁边村民服务中心施工的电锯声,压不住屋内激烈的讨论声。驻村工作队正与村干部讨论着5口鱼塘的建设和使用情况。
“前几天投放的5万尾鲈鱼鱼苗,长势不错,刚又看了一遍才来开会。”村委会副主任赵建华每天要到鱼塘边查看三遍,每次都要拍点视频方便随时查看。
赵建华解释说,这些鱼苗是“金疙瘩”,也是枫香村刚签下1500万元投资项目的“第一炮”,若养殖成功,投资方还会继续投资鱼苗繁育项目,若都能干成,枫香村未来产业将有大发展。
会议结束,大家都有些惦记鱼苗,又冒雨往鱼塘走去。小雨断断续续下了几天,到鱼塘的最后一段路有些泥泞。
步行十分钟后,看到几个墨玉般的鱼塘“趴”在不远处。到鱼塘边已接近傍晚6点,记者在鱼塘边蹲下来,伸手摸了摸水温,有些凉。“这水是地下水,水质好,水温常年在16℃至21℃之间,最适合养殖鲈鱼。”绵阳市委组织部派驻枫香村的工作队队员王治坤说。
鱼塘边,新装的监控探头、新增设的污水处理设备、增氧机都在工作。王治坤介绍,要提升效率,需要更大养殖密度,就少不了这几套机器。
鱼塘有5口,因为第一次搞鲈鱼养殖,为稳妥起见,先期只启用了最大的1口塘,等见了成效,再启用其他鱼塘。新老两代鱼塘紧邻,老鱼塘有些寒酸,仅有的电器设备是电灯。新老对比,也像极了枫香村这几年变化的缩影。
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后,原桥木村、红星村和枫香村合并组建成现在的枫香村。过去,三村都曾是省级贫困村,5口鱼塘分属不同村,水源共享上经常有些小摩擦,大家各自为战,没法做大规模,只能承包给合作社养殖青草鲢鳙四大家鱼,每斤只能卖3-7元,利润也不高。
2020年,三村合一,5口鱼塘共享水源的问题解决了,村民们都以为鱼塘能“升级”,而现实却不是这样。当时,村张理志摩拳擦掌准备搞发展,“但每天都有人找我调解矛盾。”关于鱼塘,村民抱怨合作社没有带动起周边的水产发展。
2021年6月,驻村工作队的到来,给村两委增添了助力。通过互相列席会议、每周上读书分享课等方式,这支“外来队伍”很快融入了村子,大家取长补短,驻村干部带来的专业知识、产业理念,与村干部的“本地通”实现了“化学反应”。有村民普遍反映距离村委会太远,大家争取项目打通村上的“断头路”,还将水泥路修到每家门前,纠纷渐渐化解,心气也齐了。
随着鱼塘承包期到期,升级的想法再次萌发。这次,有了“生力军”,想法也更加大胆——附近白水湖的野生鲈鱼可卖到七八十元每斤,有好的水源,这5口鱼塘能不能也升级养鲈鱼呢?
升级就要吸引“外资”,关键是打消“水温疑虑”。原来,鲈鱼养殖关键要有优质水源和比较稳定的水温。为打动“外资”,驻村工作队想到了一个“笨方法”收集鱼塘的相关数据。
驻村工作队专门安排队员郑维每天用温度计测水温。拿着一个多月的温度数据,再加上大家齐心协作,打消了鲈鱼养殖企业的顾虑。不久,企业与村集体投入160万元,搞起了鲈鱼养殖一期项目。“过去养的鱼一亩能产1000斤鱼,现在一亩能产3000斤,均价更是翻了好几番。”张理志说。
夜色渐暗,鲈鱼鱼苗的身影开始模糊,而在王治坤他们的眼前,5口鱼塘的发展道路却越来越清晰——将之作为核心区带动发展稻鱼种养产业园区,吸引游客来观光体验,实现“一鱼多吃”。
大家现在还有了新规划:枫香村虽离乡镇场镇较远,但十几分钟就可到达附近白水湖、千佛山、罗浮山等旅游景点,恰恰处在安州区三个旅游地的中心,结合文旅,村里更有“钱途”。
中国水产门户网,志创渔业信息第一品牌;运营二十余载,用心感悟行业发展的点滴;水产人,就上中国水产门户网。
官方微信公众账号“scttwx”现诚征原创文章,欢迎广大行业人士踊跃投稿,积极爆料。一经采用,必有稿酬!
- 标签:鱼塘养殖鱼种搭配
- 编辑:王红杉
- 相关文章
-
投资1500万元鲈鱼养殖成为“金疙瘩”!
4月15日,绵阳市安州区雎水镇枫香村村委会会议室
-
农广天地]网箱网围淡水养鱼技术(2010428)
网箱养鱼是将由网片制成的箱笼放置于一定水域进行养鱼的一种生产方式,也就是将池塘密放精养技术运用到环境条件优越的较大水面…
- 农广天地]养虾有稻 20160729
- 农广天地]稻田“绘”就好钱景 20180131
- 矿泉水界最大黑马年赚60亿销量占前3!康师傅和娃哈哈靠边站
- 池塘混养要有技巧这样搭配可以增加效益3万多元!
- 添加敌敌畏养海参简直作死!